全部

特色小镇:让乡村生活旅游化!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7-07-17 09:32:07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乡村性日益萎缩、城市病不断恶化的今天,未来的乡村旅游要承担起乡村物质和精神空间存续的重任,同时要为城市生活空间的优化扩展、城市生活质量的品质提升进行探索,为此需要认真审视传统乡村生活价值,从旅游角度探索乡村生活的营造。

传统的乡村生活

乡村一般风景宜人,空气清新,较适合人群居住,人们基本依靠地力,主要从事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耕作,民风淳朴,形神有序、韵律舒缓。乡村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乡村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故乡是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回归乡里、落叶归根是人们的选择和期望。面对日益交融互动,效率速度优先的现代社会生活,传统的乡村生活在物质层面渐渐开始脱节,在安全、卫生、便捷、舒适等方面越来越难适应当下需要,由此引起乡村生活精神层面的松动、剥落,坍塌和瓦解。这一些在局部地域已成大势,最近10年,90万个村落彻底消失也从另个角度印证了乡村环境和乡村生活以及乡村文化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似乎唯有坐以待毙。但是我们心中的乡愁寄托是乡村延续的最大重任,乡村生活价值仍存,需要与时俱进,寻找出路。

乡村生活的旅游化

乡村生活不会完全消亡,那是因为乡村文化中温暖人性柔化欲求的基因仍然强大,其对人性、人际、人居、人文和人天的思考值得我们借鉴,是我们当下生活急需的。可以预见乡村生活是未来乡村旅游,甚至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根据旅游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和我国旅游发展大势来看,乡村生活的旅游化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

旅游化的乡村生活是全域旅游的乡村版,是有别于城市的一种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我们的乡村生活旅游化的实践其实一直都在默默进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代,第一代是“农家乐”乡村旅游;第二代是以民俗村、古镇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第三代是乡村度假;第四代将是乡村生活,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终极追求的形态和阶段,这将是居住和旅游一体,生活和工作无间的生命状态。

浙江旅游化乡村生活的若干思考

结合浙江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和既有条件,谈谈对浙江旅游化乡村生活营造的想法。

民宿热的拨乱反正

东方式民宿缘起日本和中国台湾,被大陆遇见后,民宿热在内地渐起,浙江更是热力中心点,德清莫干山的民宿实践贡献了中国民宿的“洋家乐”范本,其在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诸方面产生的综合效益让人惊叹,与其说是创意设计的力量,还不如说是乡村魅力的复兴与再现,其经验一度奉为圭臬,民宿研究和实践在浙江大地遍地开花,厚望相寄,有些地方民宿成了发展乡村旅游救命稻草,言必称民宿,这一些催动着各级官员对民宿的追捧,一哄而上,出现了旧有民宿不管环境承载一味扩大规模,甚至完全建新房打造“民宿”的可爱之举,完全背离了民宿的本质——经营生活。

外在形式上,生活是一个包括吃住行工作情感的行为系统,在本质是精神相对稳定,心灵有所安放和寄托的状态。民宿的重点在“民”,不是广义的人,而是特指乡民,从乡村生活的角度塑造民宿是根本原则。笔者考察舟山嵊泗时发现偏远的渔村很有渔味,现有的建筑空间看似无序凌乱,实则就是渔民们生活过程中点点滴滴情感的累积,是当地渔村生活与劳作方式的外化体现,打造海岛民宿这些必须保留并强化营造。基于此,浙江的大多数民宿要避免民宿大跃进,应优化形式,充实内容,控制数量,讲究乡居内涵,小而精,杭州去年发布了民宿管理规范是很好的尝试。其次民宿不仅仅是住宿,而是乡村生活体验一个契机,需要做好民宿生存所依托的乡村生活性体验的打造,人们留下来不是为了宿而宿,是为了生活而宿。再次民宿的打造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业主持续的对乡村生活的感悟和对民宿本质的校对,以此挖掘乡村生活的魅力和乐趣,不间断更新民宿的外在和内在。

乡村类特色小镇的乡音未改

特色小镇浙江发展的创举,是一种社会发展探索,也引发了对乡村旅游新的思考,融入了新的内容,开辟了新的路径。浙江特色小镇的审批要求规定,旅游类特色小镇3年投资应达到30亿,这一定量的硬杆杆让很多具有主题性和发展前景的准特色小镇多了几分坎坷,尤其是位于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投资强度与生态性、乡村性多少会形成冲突,如此特色小镇的产业、社区、旅游和文化四大功能将会大大折扣,势必会陷入产业园区的旧路,因此需要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的标准做些改动。

乡村类特色小镇本质上应该也是一种“完整要素的生活化空间”,产业功能为乡村生活服务,如此既有的大农业,传统手工业,创意的乡村文化产业都是增强乡村生活舒适性和吸引力,复兴乡村的有力支撑,而强调产业的投资强度与产出效率某种意义上是乡村生活的阻力,那是城市的责任。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乡村干部认为大农业不能成为特色小镇的支撑产业,这无疑是遗憾的,大农业的每一领域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形成的种植技术、生产工具、劳作习俗、人际生态、祭祀民俗、景观美学等都是文化资源,可以挖掘创意,比如欲打造“盆景小镇”的浙江某地,对盆景能否成为一个产业支撑心存疑虑,笔者认为这盆景是一种中国传统艺术,就该地而言还可以与佛禅相结合,盆景本身就是有禅意的,是小空间大境界,如此该地可以形成盆景商贸业、造型文创业、花木园艺业、禅景礼佛业以及要素服务业等构成的大盆景产业体系,另外经过相对简单的培训盆景艺匠可以直接成为创意设计者和管理运营,更强化特色小镇的专业,减少了成长的风险。

乡村小资源的聚沙成塔

发展乡村旅游,除了高大山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外,众多的无奇的山水花木、普通的老屋街巷、濒危的民俗非遗、广布的纵横阡陌和最重要的朴素乡民都是乡村旅游的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笔者称之为“小资源”。此外,也是因为它们一直以来未得到与其价值相匹配的重视,实则它们在营造强化保持这个乡村环境方面意义重大,它们所构成的乡村基本面是高大上的点线状资源无法取代的。

“诗画浙江”山环水绕,复杂的地形地貌成就了太多的天造地设人筑的乡村小资源。散落金华的古村老宅,静卧衢州的绿水青山、遗失丽水的民俗非遗……在“四气”旅游资源理论下,这些小资源彼此依存共同构建乡村生境,乡村旅游经典的莫干山洋家乐就是这种理论的明证。那么以现有的自然山水地貌为大背景,以非遗为乡村灵魂,以残存的寺庙老屋古村生活空间,进行文化艺术的改造,植入融合后的一三产业,导入休闲运动养老,让乡村生活的人有事可做,内心是充实的,怀揣希望的。比如通过乡村骑行串联小山水、小文化、小生产,串点成线,价值倍增。又如在整洁的古村中突现快闪表演必定是令人深刻的乡村旅游记忆。众多小资源就是乡村旅游的螺丝钉,各有妙用。旅游化乡村生活方式的提倡和引导,会让深山古村、渐失非遗等找回应有的价值和生命的延续,浙江的第三代的乡村旅游产品即乡村度假仍然不能让游人有全身心的融入,还是相对短暂的停留之后再返回城市,无法有工作的融入。同时环境氛围的营造显得刻意,不够自然,缺乏真正的渗透与和谐,那种风雨吹打、花草乐趣,岁月凝结的舒服柔和的痕迹不足,为什么不去花点心思好好梳理下这些似小非小的资源呢?

设计建设的因应乡势

中国旅游规划设计脱胎于城市规划设计,30多年来,城市打造的意识和理念主导旅游规划设计的雾霾仍然阴魂不散,硬质、直线、粗暴、直白,只求空间营造,追求效率速度、忽视人本关怀等意识不断侵袭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柔弱身躯,持续吞噬乡村特有的温度、情绪、生机、顺势与梦想。比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改造后的新农村完全是山寨的城市,犹如东施效颦,每张脸都是整齐划一、硬装席卷、劈山填水、上楼离田……新农村实则是反农村,违背了乡村生长、乡村生态、乡村生产和乡村生活存续的规律。我们要明确不同的设计建设应对不同需求,未来的乡村生活可以与城市生活做差异化的分工,城市作为一种追求速度效率,一些标准化的工作生活的空间,乡村更多追求精神追求个性,追求与自然生态与文化共融的,从事创作性劳动,和诗一般生活空间,因此更适合一些从事文化创意,从事高科技,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人,也适合老人小孩修心养性的场所,也适合节假日城市那一群人来乡村放松的生活。

浙江的乡村旅游发展全国领先,景观、建筑、设施的乡村性考虑已为各类旅游人重视,但是经济相对落后的浙西南、浙南山区,囿于资金、意识、人才等不足,仍有不少乡村环境建设模仿城市设计,建设后的各种农家乐、生态园、民宿客栈、水景建筑,还有厚厚的混凝土道路,硬质渠化的河流都与乡村感有着不小的距离,忽视了乡村的随性,即“随形就势、随地取材、随风造景、随遇而安”。未来浙江乡村旅游的设计建设除了要尊重乡村规律,创造性活用乡村各种资源外,还要重视乡土工匠、乡间艺人的作用,他们的乡村生活感受和乡土技能是现代高科技无法取代的,特别是他们对乡村发自内心的,几十年沉淀的真情实感,更何况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完全有条件选择这样的道路。

关怀人性的温润软糯

广义的生活包括生命存续阶段的所有精神与行为。乡村曾经是我们的身心栖息的家园,现如今大多数人只能遥望乡愁,身不在乡心安何方?“在乡”是什么?笔者认为“在乡”是乡村人文对个体的无缝浸润和多维包括,包括人居、人性、人际、人神、人天,暂称之“五人”要素,具体就是乡民与民居、祠堂、村落、山水、树木、田园等实体产生的居住、交往、互助、劳作、守序、崇文、敬天、祭祀、依赖等关系与情感。上述关系与情感最乡村,是乡村生活最大的吸引之所在,基于旅游化的乡村生活更是让城市人无限向往,重拾乡愁。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暑期出境游学热存隐忧:低龄化趋势明显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国内相关政策红利助推,游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其行业和市场火热的背后仍存...[详细]
央广网 2017-07-17

圆明园5处遗址将完成发掘 出土嘉庆御笔石刻

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已摸清如园遗址在嘉庆时期的布局和形制,并出土嘉庆御笔石刻、粉彩地砖等文物。据介绍,包括如园在内的5处遗址将完成考...[详细]
中国青年网 2017-07-17

赴南北极游客量增长明显 旅行社发力极地市场

随着国人出境游经验的丰富,旅行社方面表示,近期赴南北极旅游的人次有明显增长,而面对愈发增多的订单需求,旅行社也开始在极地旅游市场寻...[详细]
中国网 2017-07-16

大数据解读: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如何超万亿

当前我国冰雪旅游热潮涌动,成为旅游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驱动力。同时,各地冰雪旅游呈现出品牌差异化、产业融合化、区域协同化、理念...[详细]
中国网 2017-07-16

暑期来了出境消费热了 300亿免税品市场引多方角逐

虽然机场免税购物有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但在市内免税店可以更加从容购物,从而与机场免税店形成良好的互补,共同吸引国内居民的高端消费回流...[详细]
人民网 2017-07-14

6成游客出境前做“功课” 中国游客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中国游客的文明素质正在迅速提高,游客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是最好的爱国和爱自己的体现。[详细]
人民网 2017-07-14

宝兰高铁沿线城市游客量大增 古丝路将成世界级自驾线

随着宝兰高铁通车,相关沿线城市的酒店、景区游客量均有明显增长,未来古丝路自驾主题游也有望吸引更多国内游客和入境游客的关注。[详细]
人民网 2017-07-13

全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 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体育旅游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柱,要把体育旅游做成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幸福工程。加快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详细]
中国网 2017-07-13

热浪来袭无处躲藏?快来一场清凉的暑期旅行吧

7月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遭遇35℃以上的高温天气,正值暑期的学生党们,组团“上山下海”避暑找清凉就成了必要选择。今天,小编精心准备了以...[详细]
光明网 2017-07-13

冰雪旅游:正在我国体育旅游中异军突起

盛夏酷暑,可容纳3000人同时滑雪、拥有6条不同坡度雪道,垂直落差高达80米、全年恒温零下5度的巨型室内滑雪场日前在哈尔滨万达城投入运营。[详细]
新华网 2017-07-13
旅居养老成新养老方式 “旅游+养老”需跨过几道坎?

旅居养老成新养老方式 “旅游+养老”需跨过几道坎?

作为我国现行产业结构中的领先产业,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旅游+养老”的新消费模式正在成为...[详细]
人民网 2017-07-13

旅居养老成新养老方式 “旅游+养老”需跨过几道坎?

作为我国现行产业结构中的领先产业,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旅游+养老”的新消费模式逐渐兴起...[详细]
工人日报 2017-07-13
沂水第三届彩虹文化节暨山东广播电视台“大牌来了”走进沂水雪山彩虹谷

沂水第三届彩虹文化节暨山东广播电视台“大牌来了”走进沂水雪山彩虹谷

山东广播电视台“大牌来了”走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东沂水雪山彩虹谷,打造集观光、休闲、娱乐、美食、度假为一体的“爱情嘉年华”![详细]
齐鲁网 2017-07-12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